重慶街景
抗戰勝利后重慶街頭漸漸的熱鬧了起來,唯一大戲院門口擠滿了等待進場的人。戲院的建筑還有戰爭留下的痕跡,門前的路上車水馬龍,載人的黃包車來回穿梭。
重慶街景
幫助盟軍拉運物資的苦力艱難的行進著,路邊的建筑一次是:新民時報,新華水電行,一品毛筆文具店。
忠孝門
重慶街景
重慶街景
等待返鄉的難民
抗戰期間很多人逃到重慶,現在戰爭結束了他們被政府集中安排返鄉。
準備返鄉的婦女
收拾行囊的夫妻
他們是國民政府的工作人員,準備回到南京工作。
重慶街景
出行工具「滑桿」
抗戰陪都時期的重慶,房屋、糧食、出行設施都奇缺,交通工具求輕便不求精致,但滑竿還是在眾多簡易民間交通工具如人力車、板車和馬車中脫穎而出,發展得尤為突出。
騎驢的男人
運輸物資的船隊
抗戰勝利后國民政府即將還都南京,物資將走航運沿著嘉陵江,長江運往南京。
重慶街景
協和漆店,國光漆店,遠處是丹鳳銀樓。
重慶街景
這里是市區的繁華地段,商品林立,人來車往。